时间到底是什么? | DAN FALK

这是一篇关于“时间是什么”的深度访谈,作者和神经科学家布奥诺马诺展开了一场跨学科的对话。
文章背景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用钟表、手机、日历来安排生活,但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时间到底是什么?它只是物理公式里的一个变量,还是我们大脑创造出来的幻觉?本文试图用神经科学和物理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对时间的理解。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有几个概念需要先搞清楚。
第一,物理学里的“时间”是客观存在的,比如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理论里,时间是可以被测量的。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时间其实是大脑加工后的产物。比如你觉得广告时间刚好够你去趟厕所,这种“时间感”其实是神经元协同工作的结果。
第二,文章提到“心理时间旅行”,就是我们能回忆过去、想象未来,这种能力让人类能种地、规划、甚至产生宗教信仰。
第三,物理学里有“现在主义”和“永恒主义”两种时间观。前者认为只有现在是真实的,后者认为过去、现在、未来都同时存在。
现实社会里,我们习惯用空间隐喻来描述时间,比如“漫长的一天”,其实是把时间当成空间来理解。
全文核心在讲:
我们以为时间是外部世界的客观流动,但其实大脑才是时间的制造者。大脑通过神经元的动态活动,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感知和计量时间。
我们的“现在”其实是大脑整合各种信息的一个窗口,并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瞬间。
我们能回忆过去、想象未来,这种能力让人类有了规划和进步,但也带来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宗教的渴望。
物理学家认为,时间的流动可能只是大脑的幻觉,现实世界里过去、现在、未来可能都已经“写好”了。我们之所以觉得时间在流动,是因为进化让我们这样感知,这样更有利于生存。
为什么推荐读这篇文章?因为它不仅能帮你重新认识时间,还能让你反思自己的生活。你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但你有没有想过,时间其实是你大脑创造出来的?
你为什么会害怕未来、怀念过去?你为什么会觉得“现在”很重要?这些问题,文章都给出了新的解释。
它能让你意识到,时间不是外部强加给你的压力,而是你自己大脑的产物。读完之后,你可能会对自己的焦虑、规划、甚至信仰有全新的理解。
它不是一篇高高在上的学术论文,而是一次和你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实验。你不需要懂物理,也不需要懂神经科学,只需要愿意思考“我是谁,我为什么会有时间感”,这篇文章就值得你读。

正文

THE END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