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是一条河 | Sarah Perry

本文是一篇关于“时间”本质的哲学随笔,作者以物理学和心理学为切入点,质疑我们习以为常的时间观念。
他不仅讨论了物理学中的“时间怪异”,还深入探讨了个体主观体验里的“时间感”,甚至引入了“chronesthesia”(时感)这一概念,来解释人类如何在心中模拟过去与未来。
要理解本文,首先得弄清几个关键概念。
物理学里的“时间”像是一条连续的河流,事件顺序排列,仿佛每个人都在同一条河里漂流;
而心理学里的“时间感”则像是每个人脑海中的剧场,我们在里面回忆、幻想、计划,甚至用各种方式重演和预演生活。
作者用“fabula”(故事的事实顺序)和“syuzhet”(故事的叙述方式)来类比现实生活:
前者是我们经历事件的线性脚本,后者则是我们脑海中反复模拟、重组的主观体验。
就像去超市买菜,表面上是一步步完成任务,实际上脑子里却充满了对未来的幻想、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各种小剧场。
我们对时间的理解,其实是两套系统相互缠绕:
一套是线性的、可描述的时间流程,另一套是主观的、充满幻想和记忆的心理时间。两者并非对立,而是互相支撑、互相塑造。
作者用“深度互锁”来形容这种关系,正如建筑中室内外空间的交融,时间的线性与心理的模拟也在我们大脑里深度交织。

正文

THE END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