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正在被左右两边吞噬 | James A. Lindsay、Helen Pluckrose

本文是一篇围绕“现代性”展开的宣言,作者站在现代社会的十字路口,对左右两派极端主义的威胁进行了深刻剖析。
作者用一种宣言式的笔法,提醒我们:那些让我们走出黑暗、获得自由的现代价值,正在被极左极右两股势力共同侵蚀。
这个问题,不只是西方的政治现象,也是我们每个人身边都能感受到的社会分裂和迷茫。
要理解这篇文章,首先得搞清楚几个关键概念。
什么是“现代性”?它指的是从文艺复兴到现在,社会经历的巨大变革——代表着科学、理性、个人自由、民主法治。
这些东西,让我们能自由表达、独立思考、享受丰富物质和安全保障。现实中,现代性就像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网络自由、知识获取、法律保护和社会多元。
而“后现代主义”和“前现代主义”,分别代表极左和极右的思想阵营。后现代主义(左派)质疑真理的客观性,强调身份、话语、文化的多元,认为一切都是权力和话语的产物。
你可以把它类比为网络上的“身份政治”:谁受过伤害,谁的话就更有分量,真理变成了各说各话,大家只认自己的圈子。
前现代主义(右派)则迷恋传统、宗教、自然法,怀疑专家和制度,认为过去的“黄金时代”才是真正的社会典范。
现实中,这就像一些人总觉得“过去好”“专家不可信”“传统才是正道”,甚至迷信某种权威或民间智慧。
作者的核心逻辑很简单:
现代性让我们享有自由、理性和进步,但极左和极右都用不同的理由否定这些成果。
左派说“真理因身份而异”,右派说“真理就是传统和常识”。两边都在拒绝理性和科学,都在鼓吹群体偏见和道德恐慌,最终让社会变得极端对立,大家都只相信自己圈子里的“真理”,而不再相信有共同的标准和理性判断。
作者认为,其实大多数人都支持现代性,只是极端声音太吵,让我们误以为社会已经分裂。
危险在于,我们在左右撕裂中丧失了对科学理性和自由民主的信仰,任由极端分子掌控话语权。
作者呼吁大家放下党派成见,联合起来捍卫现代性,因为这是我们赖以生存和进步的根基。
我为什么推荐大家读这篇文章?
因为它不仅揭示了社会撕裂的根源,更提醒我们:在信息混杂、情绪泛滥的时代,理性和自由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被守护。
你会发现,作者的分析和批判,其实和我们身边的网络舆论、社会分化、对科学与权威的怀疑高度契合。
读完这篇文章,你不仅能洞察左右极端的真实面目,更能反思自己在现代性与极端主义之间的立场,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性坐标。
这不是一篇空洞的学术论文,而是一场与每个人切身相关的思想对话。你会感到,这个问题其实与你的生活、选择、甚至你的朋友圈都息息相关。

正文

THE END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