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消亡与心理健康危机:我们是如何变得如此刻薄的

在写这篇内容的推荐语的时候,感觉“道德”这个词语已经变得非常生疏了。我打下这两个字都感觉怪怪的。

本篇内容分析逻辑和框架很严密。作者提到的道德消亡和心理健康危机其实在中国也同样存在,甚至可能更严重。

其实,造成当代人心理健康危机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疫情、社交媒体算法推荐、家庭少子化、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等等。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道德消亡,作者认为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原因。

道德这件事开始变得私人化,社会不再拥有一个公共的道德观。取而代之的是情绪主义,只要我觉得好的事情,且不影响他人就是道德的。

大家更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但是,在缺少道德信仰的前提下,关注内心也让大家变得更容易焦虑,大家对被拒绝异常敏感。

因为缺少道德信仰就缺少一个坚固的价值准绳,这更容易让人触发不信任、羞耻和敌意的循环。这恰恰是我们越来越感到孤独的原因。

但人天性是社会动物,所以,人类开始寻找圈层和身份认同,大家不再以个体的品德作为衡量标准,而以一种更简单粗暴的群体属性作为标准。

但这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解决我们的孤独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这依然是一种孤独的狂欢。

作者文末还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这里就不展示讲了,欢迎大家细读原文。

THE END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