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造者的品味   |保罗·格雷厄姆

好的作品,是读到一半舍不得读完的作品。
好的作品,是读完忍不住想分享的作品。
好的作品,是读完想反复重读的作品。
这篇文章就是这样的作品,本文的作者是Paul Graham,被誉为硅谷的创业教父,同时也是Open AI创始人Sam Altman导师。
他既是实践者,也是思想家,他创立的Y Combinator孵化器所投资的公司总市值已经超过了1000多亿美元。
问些不该问的问题,就能得到不该得到的答案。这篇文章主要从三个问题出发:1)品味到底有没有好坏?2)如果有,那它是什么?3)如何通过好的品味,制造出好的产品?
本来想为这篇文章写个总结式的推荐,但文章里洞察丰富的细节太多,总觉得会漏掉些什么。
好吧,也许好的文章无法简单概括,不如大家直接阅读原文,Paul Graham本人的表达要完整、深刻的多。
以下是部分高亮观点:
“小时候,大人们会告诉我们一些自相矛盾的话,他们会说,对艺术的喜好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每个人都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带我们参观博物馆时,又会特别指出:’我们要学习达·芬奇的画作,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品味到底有没有好坏之分?和任何工作一样,随着你不断的设计,你就会越来越擅长。你的品味也会随之改变。而且,就像任何一个在工作中变得更好的人一样,你会知道自己正在变得更好。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现在的品味就不仅仅是与以前不同,而是要比以前的好得多。这样一来,“品味没有好坏”的结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当简洁成为必须,你就不得不直面真正的问题。当你不能依赖装饰或花哨的表达时,你就必须提供实质性的内容。
如果某个解决方案没有美感,那它就不是最理想的方案。更好的方案总会出现,而且迟早会被人发现。
时尚是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而那些能够长久保持光彩、未来依然显得出色的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本身的优秀,而不仅仅是因为它们迎合了某个时代的流行趋势。
说来也怪,如果你想创造出能吸引未来一代的东西,有一种方法就是尝试去吸引过去的一代。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很难预测,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未来会和过去一样,不会关心现在的时尚。如果你创造出的作品能吸引现在的人和活在1500年的人,那么它也很有可能会吸引到活在2500年的人。
拥有幽默感就是强大的表现:保持幽默感就是对不幸的不屑一顾,而失去幽默感就会被它们所伤害。真正的力量,并不在于过分严肃,而在于能够自我放松。
好的设计未必是幽默的,但很难想象没有幽默感的东西也能成为好的设计。
就像登山的时候我们会放下所有不必要的装备一样,建筑师在遇到不利的建筑环境或预算有限时,也常常会被迫放弃复杂装饰,转而追求一种简洁而优雅的设计。
并非所有类型的困难都是好的。困难可以分为有益的挑战和无益的挫折。我们追求的是那种可以得到正反馈的痛苦,比如跑步锻炼带来的痛苦,而不是像踩到钉子那样的痛苦。
好的设计可以模仿。人们对模仿的看法通常会经历一个思想上的转变。刚开始学习的人往往会不自觉地模仿;随后,他们会刻意追求原创;最终,他们认识到,正确比原创更为重要。
爱因斯坦在构建相对论时,并不是有意让它显得离奇,他的目标是追求真理,而真理本身却出人意料。
看到丑比想象美更容易。大多数创造出美的事物的人都是通过修改他们认为丑陋的东西来实现的。伟大的成就往往源自于一个人对现状的不满和改变的决心——“我能够做得更好”。
不能忍受丑陋还不够。在你能够敏感地发现并改进问题之前,你需要对某个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当你在某个领域变得专业,你会开始感觉到有些东西做得不够好,内心会有个声音说:“这太糟糕了!肯定还有更好的办法。”这时,你不应该忽略这种感觉,而应该好好培养它。做出杰出工作的秘诀是:非常严格的品味,加上满足它的能力。

THE END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