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理论(上):提升任何系统效率的核心原则 | Tiago Forte

帕金森定律指出如果不对组织内的任务或时间做任何限度的管控,就会出现工作无限填充时间、官僚层级扩张的“低效放大”现象。
 第二篇内容从个人或局部行为层面入手,提出了一个反向破局思路:“快”本身可以减少拖延并带来正反馈帮助个人(或团队)不停地迭代、提高、尝试更多可能性。
而本文则提供了流程级、系统级的改进框架,用来避免“局部忙碌牺牲整体产能”的问题;通过识别瓶颈、优化瓶颈、服从瓶颈的过程,真正实现高效产出。

全文核心要点如下:
1. 约束理论核心原则:每个系统存在关键瓶颈,系统整体性能取决于瓶颈输出,提升系统性能关键在于提高瓶颈能力。
2. 局部最优的危害:局部最优叠加不会带来全局最优,在公司运作中,各部门追求局部最优会导致整体效率降低、冲突增加。
3. 流程原则与发展:亨利・福特提出流程四大原则,大野耐一在此基础上发展准时制生产,戈德拉特进一步用时间控制在制品,提出鼓 – 缓冲 – 绳方法,将流程原则应用范围扩大。
4. 五个聚焦步骤:是提升价值创造系统吞吐量的持续改进方法,各步骤相互关联,找出约束是关键,后续步骤围绕优化、服从和提升约束展开,并不断循环。
5. 知识工作中应用约束理论的方法:在知识工作场景里,通过特定方法找出瓶颈,并针对瓶颈进行优化、让非瓶颈服从、最终提升瓶颈,以实现系统整体性能提升。

THE END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