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格思维模型说的是一个人想要产生某个行为,必须有动机、有能力、同时还必须有触发器。 当三个要素同时具备时,行为者才能跨越行为曲线,既而行为处于“触发有效”区域,才能够让一个人完成某一行为。
福格行为模型用公式表示为 B=MAT
其中 B 是行为 ( Behavior),M是动机 ( Motivation),A 是能力 (Ability),T 是触发 (Triggers)。
![图片[1]-福格行为思维模型-zeli阅览室](https://tc-cdn.flowus.cn/oss/0bdb7b65-44a1-4b17-a5de-770b6693e820/%E7%A6%8F%E6%A0%BC%E6%80%9D%E7%BB%B41_%E7%94%BB%E6%9D%BF%201%20%E5%89%AF%E6%9C%AC.png?time=1744644600&token=21a7480a09f97649e4f01ec69f71a5ee9e21d10910cfcd8f826326be53935b58&role=free)
同时动机/能力/触发三要素都可以进一步进行拆解 动机为:快乐/痛苦/希望/恐惧/社会接受/社会拒绝 能力为:金钱/时间/技能 触发为:信号/想法/他人 行为就是集合这三点要素的最终形态
你有想过,为什么在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某件事情你想做但是迟迟没有行动,或者某件事情别人一直催你做,即使你做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状态。背后的原理就是福格行为模型中动机/能力/触发中的某一个要素没有达到我们心理的预期。
有动机x 没能力x 没触发——想做但是没能力做也没有触发 没动机x 有能力x 没触发——能做但是不想做同时也没触发 有动机x 有能力x 没触发——想想做且能做但是没有触发
举个例子,你想起床,但是想到今天是周末,不用上班,觉得多睡一会也没关系,所以你选择继续睡。这种情况下,你没有起床的动机,因此你不会产生起床的行为。 又或者,你想起床,但是昨晚失眠,你一整晚只睡了两个小时,真的起不来。这种情况下,你有起床的动机,但是因为太累了,你丧失了起床的能力。 最后一种情况就是,你想起床,但是你忘记设闹钟了。你没有闹钟的触发,你也无法起床。这种情况下,就是缺乏触发器,无法产生起床这一行为。
![图片[2]-福格行为思维模型-zeli阅览室](https://tc-cdn.flowus.cn/oss/3cc0c3b7-0ba5-47b0-a831-c49e11897c7e/%E7%A6%8F%E6%A0%BC%E6%80%9D%E7%BB%B42_%E7%94%BB%E6%9D%BF%201%20%E5%89%AF%E6%9C%AC.png?time=1744644600&token=593c03e45d5fbd9c184b7a8f34db33daed3377cb7f889b95cb25f5865d82fbac&role=free)
当你想要产生一个行为的时候,你可以营造同时拥有三个要素的环境。而当你不想产生某个行为时,你只要切断其中一个要素就可以了。
如果说我们想要提高我们的行为能力,那么就从动机/能力/触发这三大方便分别找到相应提升的技巧。其中动机是完成某项行为的最重要的一环,假若你对于某件事情的动机越强,你就更可能完成这件事情,因为动机会推动着你去提高能力或者寻找触发条件。
而能力也是完成某件事情的重要一环,倘若我们的动机较弱,但是能力较强,同时又具有触发条件,那么也会推动着我们走到行为曲线的上方。
触发可以分为外部触发和内部触发
外部触发:可以是他人的警示,或者是物理提醒,比如闹钟/便利贴/冰箱贴/手机提醒等等这些都是属于物理提醒
内部触发:就是要做到时刻警惕自己的最终目标和自己的现状差距,然后通过做什么可以让自己进一步接触该目标。从内部做触发是需要我们有比较大的自觉力。同时内外触发可以相互结合使用。
![图片[3]-福格行为思维模型-zeli阅览室](https://tc-cdn.flowus.cn/oss/8a3bd72c-8e24-42fe-a83a-8112af1e52fa/%E7%A6%8F%E6%A0%BC%E6%80%9D%E7%BB%B43_%E7%94%BB%E6%9D%BF%201%20%E5%89%AF%E6%9C%AC.png?time=1744644600&token=9f9f8e18f46784c1691488a5358bfca004014c8877be1212423f8588a9e72bb3&role=free)
福格思维模型可以提高我们的行为能力,也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比如我们想减少玩手机的频率,从动机上可以消弱动机,转移注意力通过其他方式消遣时间,比如闭目养神,出去走走。能力上可以提高玩手机的难度,比如关机或者把手机放远一点。触发上我们也可以把不必要的通知都关掉,只留必要的软件通知,目的就是减少触发条件。三要素只需要切断一个要素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我们玩手机的频率。
![图片[4]-福格行为思维模型-zeli阅览室](https://tc-cdn.flowus.cn/oss/206492f4-6e74-4125-b392-0908ae58bd8b/%E7%A6%8F%E6%A0%BC%E6%80%9D%E7%BB%B44_%E7%94%BB%E6%9D%BF%201%20%E5%89%AF%E6%9C%AC.png?time=1744644600&token=f5416f9e3cbb34b82c6a93030a241e76c10f679e58c531de22c7ba350f8c9ab5&role=free)
当我们了解并掌握了福格模型之后,我们就能对我们的行为有一个更主观的控制,而不是被动的总是被选择,该模型也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以更好的提升自己。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