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扔过墙思维模型

“把背包扔过墙”,这一理论出自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威廉.克瑙斯的《终结拖延症》书里面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跨过面前的一堵高墙,觉得很困难,没信心,那怎么办?他提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直接把你的背包先扔过墙,这样你不得不逼着自己去想办法,来翻过面前的这堵高墙。

图片[1]-背包扔过墙思维模型-zeli阅览室

背后的原理就在于人心态上的变化,当你没有把背包扔过墙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没有真正的想去克服这个困难,那么此时你考虑的是,你能不能克服这个困难,最后得到的就是一个封闭式线性的问题,你只能得到能与不能两种答案,但是顺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可能你大概率会选择不能,从而逃避困难,使自己处在一个相对舒适的区域。

但是把背包扔过墙之后,此时你的心态就变为,我该如何过去取到我的背包,因为拿到背包这件事情对于此刻的你来说是一件必然要完成的一件事情。那么这个时候你思考的路径就是,应该找个梯子过去,还是走远一点的路绕过去,又或者可以选择挖个洞钻过去等等方法,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时候你所思考的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而不是在纠结你到底能否翻过这堵墙而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这面再带大家回顾三脑理论,人类大脑有三个脑组成,也就是掌管欲望的爬行脑 、掌管情绪的情绪脑及掌管理性的理性脑。

我们每一次做决策时,三个脑就会相互斗争!若理性脑被爬行脑、情绪脑打败 ,则我们会停滞不前;若理性脑战胜了 ,则我们会有所行动继而不断前进。

而把背包扔过墙 ,指的是理性脑要我们开始行动了,可是爬行脑、情绪脑在拖后腿,以致行动的动力、欲望不足,这时理性脑选择激进的办法,即把背包扔过墙,继而逼迫情绪脑、爬行脑行动,目标一致(翻墙找包), 三脑合一, 开始行动。

比较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 1879年,爱迪生曾对外界宣布,他将在那年的年底公开展示他的新发明——电灯。可是事实上,他之前的实验都是失败,他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但是他选择了将背包扔到墙的另一头。尽管他面临了许多问题和困难,然后在那一年的最后一天他终于成功了。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应用这个理论,比如你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先告诉身边的人:我要做……,我要在某年某月前要完成某件事,我今年要学会…… 事后冷静下来你会发现,要实现这件事情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可能也会后悔。但木已成舟,为了曾经吹下的牛皮,不得不硬着头皮前进,全力以赴。

不留后路,给自己置于一个比较危险的环境下,会很好的激发我们的能力,再人类经历威胁和危险的那个远古时代,人类就练就了一套“小宇宙”能量,当小宇宙通过外界力量而爆发出来,你的潜能被释放,那你也会完全成为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THE END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