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AS消费者行为思维模型

AISAS是由电通公司提出的消费者行为分析模型。AISAS强调在商家眼里消费者的5个行为阶段。分别是Attention注意——Interest兴趣——Search搜索——Action行动——Share分享,商家可以通过这5个阶段针对性的营销设计来影响我们的消费行为从而促进销售。

图片[1]-AISAS消费者行为思维模型-zeli阅览室

第一步:首先是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尽可能的让我们停下来。商家通常会使用一些有趣的封面设计,夸张的广告招牌,热点新闻等等,其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大量的吸引人们的注意。

第二步:就是让我们产生兴趣,进而可以留住我们,比如某些广告开头的提问和共鸣,还有些视频会设计一些疑问和悬疑,电影上线前的预告片。都是把最精彩的或者是人们最关心的害怕的,期待的,甚至焦虑的提出来,为了就是勾起人们的兴趣。

第三步:就是搜索,因为兴趣本质上就是我们的一种情绪,那么当我们引起兴趣后,为了满足心理的这个情绪,我们就要进一步的进行探索。这个阶段商家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如何让我们更容易记住它,找到它。比如会设定一些有记忆性,识别性的关键词,会拓宽商场的购买渠道,也包括产品属性有没有特别的亮点。

第四步:就是采取行动,到了这个阶段,也就意味着要下单了。这个阶段商家要考虑如何促进我们生产购买行动。比如优惠力度够不够诱惑,然后根据损失规避心理,用不用再设置一个限时限量的机制。

第五步:也就是完成购买之后我们要不要帮助商家进行分享到朋友圈等社交渠道。如果商家设计出来的产品本身就有社交属性,能让我们主动分享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品或者说是营销链路。如果不具有社交属性的话,就需要用一些返现等机制来引导用户进行分享了。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它直接决定商家能否通过已经产生购买的消费者来以此吸引更多人进入AISAS模型实现良性循环。实现裂变效果,而不是只靠商家自己宣传。

Aisas消费者行为模型,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是逐级递进的,并且也是大部分人理解的逻辑,但这套模型如果从更大的“消费系统”角度来看,还有另一套逻辑就是通过人际带动实现“增长”。通常大多数人感兴趣的东西,你也会想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或者你身边的朋友刚买了一件你没见过的东西,也会引起你的好奇,甚至是小红书,抖音等等这些新兴的内容兴趣平台背后的运营也都运用了社交这一环节。

正是因为这种人际带动增长效应的存在,很多商家也会根据它来设计套路,比如街边组织排队可以唤起更多人的注意,购买平台热搜也会引起更多人的兴趣,kol的推荐可以让他的粉丝下单变得更容易等等营销策略。

所以通过这个模型,我们商家可以启发自己的套路,促进消费者的购买,以此获利。而我们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这个模型识破一些商家套路,理性的按照自我需求进行消费,以此避免花冤枉钱。

​​

THE END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