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论人类欲望的本质 | 伯兰特·罗素

本文是 1950 年罗素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稿。核心是在讲:到底哪些欲望对人类政治有重大的影响力。
我开始觉得这与我生活关系不大,但是读完我发现,罗素的观点可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生活中处处是政治,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
下面是本文观点的基本总结:
1.人类的所有行动都是由欲望驱使的,要想预测别人的行动,就要了解他们的欲望以及这些欲望间的相对强度;
对政治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欲望基本有两类:一类是基本欲望,也就是对生活必需品的追求,当大家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大家什么都能干的出来;
人类之所以会进步,是因为当基本欲望得以满足后,还有更多永不满足的欲望。罗素将其归类为占有欲、竞争心、虚荣心以及对权力的渴望。
占有欲是对生活必需品渴望与恐惧的结合体,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穷怕了。所以,哪怕我们吃饱穿暖,我们也依然想要占有更多。
而竞争心则比占有欲更可怕,很多人哪怕自己过的不好,也要千方百计给别人使绊子,这就是竞争心的负面体现,这也是很多战争的起源。
其次是虚荣心,虚荣心是一个正反馈循环,即当虚荣心得以满足时,便会激发出更大的虚荣心。
最后是权力欲,和虚荣心一样同样是一个正反馈循环。但相比虚荣心,权力欲对世界的影响更大,破坏力也更大。
8.除了以上四种欲望外,罗素还提到了刺激、恐惧、仇恨这三种更为上层的欲望。
渴望刺激是人与其他生物不同的一大标志。罗素认为人类之所以追求刺激,这与人类在原始世界以狩猎为生的本能有关。但当下的工作已经完全不是远古时代那种狩猎环境了,所以人类会想方设法寻找安全的释放出口。
而恐惧与仇恨是一对交织的欲望,人们会仇恨他恐惧的人,同样也会恐惧他仇恨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安全感对人类如此重要。

正文

THE END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