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更高效的研究者? | Michael Nielsen

这篇文章来自 Sam Altman 的推荐,作者是理论物理学家Michael Nielsen。
深刻地探讨了研究工作的本质,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更高效的研究者。作者从个人经验出发,结合理论物理学家的视角,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研究生活、个人发展和创造性过程的见解。
文章内容丰富,涵盖了研究的多个方面,包括基本原则、个人行为原则、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自我发展与创造性过程),以及问题解决者与问题创造者的不同风格。以下是对文章核心观点的总结:
基本原则
研究与生活的融合:研究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有强烈的动机和欲望。
主动性与个人责任感:为自己的情况负责,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愿景:拥有清晰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
自律:通过智慧的工作方式和对自己的诚实来培养。
研究的两个方面
自我发展:通过有计划的学习和发展独特的技能组合来提升个人能力。
创造性过程:平衡自我发展与创造性研究,避免过分关注其中一个而忽视另一个。
问题解决者与问题创造者
问题解决者:专注于解决明确定义的技术问题,通常在技术能力上非常高超。
问题创造者:提出新的或以新方式提出老问题,展示简单但富有成效的联系。
致力于重要问题的研究
自我提升:持续的个人发展是解决重要问题的关键。
社会性因素:出版和资金等因素可能鼓励研究者关注不那么重要的问题。
恐惧因素:害怕失败可能阻碍研究者挑战重大问题。
承诺过程:逐渐构建洞见,将研究过程融入更大的努力中。
文章强调了研究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还包括创造问题、建立愿景、自我发展和维持生活与研究之间的平衡。作者鼓励研究者们追求自己认为有趣和吸引人的研究方向,而不是单纯追求外部认可。同时,文章也提醒研究者要避免只关注困难问题而忽视了研究过程中的其他重要方面,如与同事的交流和对研究社区的贡献。
这篇文章对于那些致力于学术研究和科学探索的人来说,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深刻的启发。通过实践文章中提出的原则和策略,研究者可以更有效地进行研究工作,同时也能享受到研究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

正文

THE END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